乐虎nba直播免费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乐虎nba直播免费
在传承两千年的“端午快乐”面前才10年的“端午安康”就是个小屁孩

时间: 2025-08-19 15:51:47 |   作者: 乐虎nba直播免费

2025-08-19

  不过我说这句祝福还是带着几分小心的,虽然我对我的读者水平高度信任,但人一多难免就可能有个别人冒出来批评我,说什么

  对于“端午快乐”和“端午安康”的争论,我将其简称为“安乐之争”,在社会化媒体当中尤其剧烈。我随便就能举几个例子,比如大前年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发了一条微博,“早,端午节快乐!”

  这本来一句无比正常的节日祝福,却在10来分钟后被迫编辑成“端午节安康”,缘由是评论区不少网友在那“教雷军做事”。

  如你所见,首评就是批评他不该说“端午快乐”的;尽管这条评论下面其他网友作了反驳,但雷总不知道是懒得争还是怂了,反正就把“快乐”改成了“安康”。我也不知道大前年端午节他一大早是不是还快乐,反正我觉得这么闹心是安康不了了。

  尽管我不是她粉丝,尽管她本人存在诸多争议,但单就这件事来说,她是无辜的。哪怕抛开我下面的论证不谈,她作为曾经的《快乐大本营》主持人,说句“端午节快乐”碍了谁的眼了?真是莫名其妙,令人喷饭。我看她老公张杰站出来表态“端午快乐”就挺爷们的。

  像这样的“安乐之争”年年都要来一回,尽管一直有像我这样的人持续科普“端午快乐”,但“端午安康”仍旧在病毒式传播,以至于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、知名科普作家“藏狐”张辰亮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感慨——“……不好改回来了。”

  而其他科普博主们明显比藏狐更为悲观——“活生生看到一个新民俗如此荒唐地冉冉升起……一小波狂热分子就能改变世界”。

  不过去年这条微博里科幻作家“宝树”的提议却在去年由一位历史学教授运用了出来,这里先卖个关子,后面会放图。

  总之,“安乐之争”似乎已成为年度大戏,每年网络上都要为此斗上一波。那么,它到底是怎么来的?请看下一节——

  关于端午节不能说“快乐”只能说“安康”,在我印象中是2015年开始的。而腾讯新闻的新闻哥更是通过大数据做了考证——

  哥查了“端午安康”“端午快乐”两个词的网络指数对比分析,特别有意思。 在2014年,“端午快乐”的搜索数量还高于“端午安康”。 2015年,也就是谣言诞生的年份,“端午安康”成功反超。 2019年,“端午安康”的搜索量已经是“端午快乐”的10倍。 知春路吴彦祖,公众号:新闻哥

  这个“杨广宇”的词条就两个,还都是理科方面的专家,跟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没有半毛钱关系。 特少爷,公众号:少爷写春秋

  当然你们现在去搜“杨广宇”,已经多出了一个企业家的名字。出于谨慎起见,我查了下其公司,万一是个什么搞民间传统文化的,那说不定还真是专家?然而,此公司是搞软硬件开发的,同样八竿子打不着。

  也就是说,“端午安康”的始作俑者,或者说假托名者,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。

  按理说到这明眼人应该都清楚了,但还是有些执迷不悟的家伙,即使真相揭穿也宁信其有。比如某些人云亦云的媒体——

  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情况,咱也不能就此止步。既然某些群体编都要编一个所谓“专家”的金字招牌,还寻得某些逊媒体来背书,那我们找权威专家、官方媒体来澄清不就好了?来看下一节。

  先说远的,其实早在谣言乍起的2015年,人民日报就专门发表评论表示:“端午,道一声‘快乐’又何妨?”

  其实已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,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既有庄重的内容,也有活泼方面,不必那么束手束脚。如此片面地较真,有违先人旨趣,也过滤了不少文化的味道。 人民日报

  而中国日报的海外版CHINADAILY更是撰文《》以中英双语的形式,引用专家的话强势科普“端午快乐”。

  1.不能说端午快乐?不必太纠结 有人指出,端午节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,曹娥救父投曹娥江,屈原悲愤投汨罗江。如此悲壮的日子,是不能互祝快乐的,只能说安康。 其实真不必太纠结。祭祀只是端午节的内容之一。赛龙舟、采草药、挂艾草与菖蒲、打午时水、放纸鸢、佩香囊等都是端午习俗。丰富的节日文化信息之中,饱含着的是生机勃勃的通达理念和娱乐精神,怎能不快乐?此外,在古诗词里也有描绘端午节快乐祥和的诗句。更何况,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,放假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。 传统节日的重点是要向大众普及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常识,让我们既能够轻松的享受当下,又能缅怀过去,传递文化薪火。因此,道一声快乐又何妨? 公众号:九派新闻

  还有三联生活周刊,虽然我不咋喜欢它的立场,但在“端午快乐”这一点上好歹我们仍旧是达成了一致——

  权威媒体自然自带光环,而你肯定注意到了,上面提到了两位专家名字——一位是民俗学者王娟、一位叫田兆元,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二人:

  据中国民俗学网资料显示,王娟,“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,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民俗学硕士。1996年到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民俗学系访学。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、民俗学专业副教授。”

  田兆元,其:“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、中国民俗学会理事、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成员。”

  就这些真实的头衔、名气、成就,你就说能不能碾压那个虚无缥缈的杨广宇?而且田教授因为这事还被气到了。他认为端午节“不该快乐的说法,非常不负责任”。他还借此表达了对民俗节日“单一化”的担忧,“只能说‘端午安康’,这是比较可怕的”。

  而北大中文系张颐武教授也表示:“关于端午必须说安康,不能说快乐这个莫名其妙的说法,现在还是流行,其实全无根据。愿意这么说也无所谓,但说不应该说快乐就没有一点根据。”

  古人说端午快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。唐玄宗《端午三殿宴群臣》诗的序,在端午“叹节气之循环,美君臣之相乐。”快乐在端午,连诗圣杜甫都有诗吟诵皇帝端午赐衣的快乐。晏殊端午诗”一一雕盘分楚粽,重重团扇画秦娥;宫闱百福逢嘉序,万户千门喜气多。“这才是真正的古人祝大家端午快乐。其实端午和清明不太一样。虽然纪念屈原,但也有祛病祝吉祥,让大家快乐的意义。有一歌谣说得好:“五月五,是端阳,门插艾,香满堂;吃粽子,洒白糖,龙舟下水喜洋洋。”这有什么不能快乐的。乐观和开朗,也是这个节日的应有之义。 张颐武 微博

  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也介绍说,“追根溯源,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产生的节日,在端午节说‘快乐’并没有错。”

  此外,还有不少媒体和专家也纷纷作上述表态,但恰如下图中所说,“再也产生不了‘非遗专家杨广宇’那样的传播效果了”……

  甚至于有些科普文章还被打入冷宫看不着了,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比如我前年读过的“拾遗”和“立华说pro”这两篇,仅剩个标题,耐人寻味。

  其实互联网还是有记忆的,像2012年神九航天员就是向大家致以“端午快乐”的节日祝福,现如今神舟二十号都上天了,总不能在这方面反而倒退吧?

  前年我还半开玩笑说,“杨广宇”这个虚拟人物应该去当公关,能够以一己之力扭转大部分群体认知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  上一节说了这么多,但我想肯定还有人会选择性忽略媒体和专家的表态,宁可信小道消息,也不认可大佬结论。没关系,这个所谓的“端午只能说安康”还可以从逻辑上破掉。

  他们说必须说“端午安康”,是因为历史上端午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,曹娥救父投曹娥江,屈原投汨罗水,何其悲壮,怎么快乐得起来。

  好,咱就按照这一个逻辑捋捋其他节日,都不扯远了,就讨论一下离端午节最近的儿童节(今年更是巧,连在一起)。

  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了,又有不少大小朋友在互祝儿童节快乐,错了!儿童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。因为国际儿童节(又称儿童节,International children’s Day)定于每年的6月1日。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,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,以及保障儿童权利而设的。在这个节日里,我们只可以悼念那些死难的儿童,而不能没心没肺地互祝快乐,否则就是没文化的表现。所以遇到小盆友记得说“六一安康”喔~ 知乎 周劲文

  而在第一节我留的那个扣子提到科幻作家“宝树”说“……魔法才能打败魔法,比如说端午安康是日本人的说法……”

  万分震惊!请迅速转发到亲友群、同学群,这些年兴起的不让说“端午快乐”只能说“端午节安康”的风气,原来是日本人文化渗透,阴谋,目的是推销他们的鮟鱇鱼,以便逐步取代中国的粽子,消灭我文化!国人应该坚持民间传统文化,说“端午节快乐”,不要再说“端午节安康”!为我们的下一代,请极速转发![图片][图片][图片][图片][图片] 于赓哲 微博

  这是妥妥的以谣言之道,还治谣言之身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逗闷子,而不明所以的人看到这一个后,再联想到小日本排放核污水,那多少也得带点心有余悸吧?再想说什么“端午安康”也应该有所顾忌了吧。

  此外著名作家亲王马伯庸也在前年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,点出为什么统一回复“端午快乐”——

  玩笑归玩笑,“安乐之争”在可预见的未来注定还会持续下去。你像有人说“安康”这词多用于老年人,但既然现在祝福对象都不分男女老少了,那强调这一点也起不了太大作用。偶尔玩个梗倒也不错。

  去年热播的古装探案剧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就借主角和小反派之口好好科普了一下“端午快乐”有何不可,这样性质的“夹带私货”是大众喜闻乐见的。本来就很喜欢唐诡系列,这下更喜欢了!

  “端午,古已有之。既是祭祀之节,又是百姓宴聚欢愉之日。作为节日,它早已超越它原本所含的意思,而在这一天,百姓互道快乐,有何不可?何须改之?” 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卢凌风

  其实说破天,“端午快乐”和“端午安康”都可以说,专家、媒体也绝大多数都是持“二者皆可”的态度。但既然我写了这篇文章,我就必须表明我自己的态度。

  我认为“安康”是一种日常状态,原意是“身体健康,生活平安”,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?一年四季本来就需要安康,安康就是常态,何必还在端午节强调一遍呢?

  而“快乐”,却是一种非常态,你想想,难道你能够时时刻刻嘴角洋溢着微笑?你能够保持多巴胺一直分泌?你能够随时随地传递喜悦情绪?显然是不可能的,人类的七情六欲那么多,快乐无法一直保有,这是实情。

  所以说,我在端午节像其他节日那样祝你快乐,就希望至少在这些节日期间,你能从始至终保持心情愉快,抛却烦恼忧愁,实际做到喜笑颜开。如此,快乐就能一直传递下去。

  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真实想法,我是衷心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端午节假期愉快,阖家欢乐。而你们本来就安康,我就不多说了。

  刚好今年是2025,“端午只能说安康”的谣言从2015至今刚好10年,我再次在端午节前增补内容发这篇文章,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,也给社会留下一个印记。有些事情做了吃力不讨好,但就是得做,做了不后悔,初心不改,信念不衰。

  后人如果信息检索能力够强,就可能会知道在21世纪20年代,曾经有个叫“特少爷”的自媒体人,年年端午节都在不遗余力地为传承了两千年、仅在最近10年受到排斥的“端午快乐”正名。